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
(
上
)
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所示是浙江杭州地区的良渚文化中期遗址。由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
)
A.
公共权力出现
B.
早期城市形成
C.
小农经济发达
D.
贫富差距极大
【答案】
A
【解析】据本题材料可知,良渚文化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等级社会,例如,良渚古城有大型礼制建筑,这暗示着存在某种形式的公共权力来进行规划、组织和管理,
A
项正确;材料
不能确定早期城市已经完全形成,只能说有城市的雏形,排除
B
项;虽然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较为发达,但不能直接得出
“
小农经济发达
”
的结论,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而良渚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当时贫富差距极大,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
文字异形
”,
但各系文字的字形结构都承袭了商周文字的特征,整体结构上保持相对一致性,各系文字的字形演变情况也多有相似之处。上述现象的产生(
)
A.
深受经济变革的影响
B.
催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C.
反映了文化沿革特征
D.
得益于书写工具进步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
“
但各系文字的字形结构都承袭了商周文字的特征,整体结构上保持相对一致性,各系文字的字形演变情况也多有相似之处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描述的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字形结构都承袭了商周文字的特征,整体上保持了一致性,且各系文字的字形演变情况也有相似之处。这一现象反映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C
项正确;材料主要表现文化的发展,没有涉及经济领域的变革,排除
A
项;材料主要体现战国时期的文化的发展与沿革,没有涉及这个时期的民族认同,无法得出
“
催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
的结论,排除
B
项;书写工具进步主要改变文字的书写方式,对于文字的字形结构影响不大,排
【历史】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