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属重点中学四校
2024-2025
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合计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如图为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画面最下一层为牛耕图。这一画像可以用来印证(
)
A.
农民生活的富足
B.
农耕文明的繁盛
C.
农业发展的状况
D.
耕作制度的进步
【答案】
C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东汉画像石上呈现的牛耕图,可以用来印证农业发展的状况,
C
项正确;牛耕图与农民生活富足不符,排除
A
项;仅一幅牛耕图不能说明当时农耕文明的繁盛,排除
B
项;画像石上牛耕的画面不足以说明耕作制度的进步,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南宋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初,蜀民以伐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元朝脱脱在《宋史
•
食货志》中记载: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
……
谓之交子。据材料可知(
)
A.
阶级立场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
B.
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
C.
史料互证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
“
初,蜀民以伐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
,
“
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
……
谓之交子
”
,可以看出两则史料对于交子的表述不一致,由此我们可知,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仔细的比对和甄别,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立场对历史事件解释的影响,排除
A
项;史料互证也不一定能揭示历史的真相,排除
C
项;后期学者的研究不一定比传统观点可信,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
他们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探出头来,开眼看世界,并能放下
‘
天朝
’
的架子,平静地看待另一种文明(徐继畬最为突出),已是石破天惊之举
……
然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尚未辨明中国的方向,又是整个民族的不幸。
”
这突出反映了(
)
A.
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B.
仁人志士的进步性
C.
列强侵略的严重性
D.
闭关锁国的保守性
【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徐继畬等进步思想家突破天朝上国的旧观念,开始开眼看世界、了解其他文明,但是并未辨明中国的方向等,突出反映了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A
项正确;仁人志士的进步性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
B
项;材料并未强调列强侵略的严重性,排除
C
项;闭关锁国的保守性与
“
开眼看世界,并能放下
‘
天
(历史试题试卷)安徽省淮北市属重点中学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