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中学、高安市第二中学
2024-2025
学年
高二下学期
4
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关于文明起源,国际考古学界通常以城市、金属、文字三要素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准;随着良渚古城等本土考古证据的不断发现,中国学者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据此可知,中国学者更强调(
)
A.
物质生活的发展
B.
社会关系的变革
C.
文字符号的成熟
D.
出土文物的鉴别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学者提出的文明社会标准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这强调社会关系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即社会关系变革角度,
B
项正确;国际考古学者以城市、金属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准,这强调物质生活的发展,排除
A
项;国际考古学界强调以文字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准之一,排除
C
项;依据本土考古证据提出文明新标准,而非强调出土文物鉴别工作,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宗法等级君主政体,其典型是西周王制,简称
“
王制
”
;二是中央集权君主政体,其典型是秦朝帝制,简称
“
帝制
”
。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
它们所依托的经济基础不同
B.
官僚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C.
统治者对国家结构的认识不同
D.
军事防御的需求不同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周王制主要建立在井田制这一经济基础之上,这是一种以土地国有和集体劳作为主的制度。而秦朝帝制则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之上,土地可以私人拥有和买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基础自然会导致国家结构的不同,
A
项正确;秦朝的官僚政治更加高效和系统化,但这并不是造成西周王制和秦朝帝制差异的根本原因,排除
B
项;虽然不同的统治者确实会有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但国家结构的形成更多是由经济基础、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统治者的个人认识,排除
C
项;军事防御需求是直接原因而不是
根本原因,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反映了传统的士大夫阶层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内容从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如下表)。与这一时期家训文化盛行密切相关的是(
)
士大夫
家训内容(节选)
羊祜
“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
”“
(历史试题试卷)江西省宜春中学、高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