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学校保定市高中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
1
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文有很多写酒的经典诗句脍炙人口,涉及酒的名物众多,如
“
旨酒
”“
清酒
”“
美酒
”“
薄酒
”
等。其中情感蕴含最丰富、使用最频繁的非
“
浊酒
”
莫属。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出现被视为浊酒的
“
醴
”
,如
“
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
”
,
“
酒
”
指清酒,
“
醴
”
即色浊味重的甜酒,二者用于接待宾客和祭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到了西汉邹阳《酒赋》那里,浊酒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
……
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
”
在赋予酒之清浊以政治意味时,也赋予了贵贱之别。
存世诗文中,
“
浊酒
”
最早见于嵇康(字叔夜)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
嵇康将
“
浊酒
”“
弹琴
”
并举,意在表达任真疏放、傲世避俗之志趣,以此声明不愿出仕、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的政治立场。加之其他名士阮籍、刘伶等常以弹琴长啸、纵酒昏酣示其遗落世事、轻蔑礼法之意,
“
琴酒
”
自此成为名士高雅洒脱风度的象征。后人仰慕魏晋风流,表达风流自赏、高情雅趣,亦以琴酒为标物。但因
“
浊酒
”
和
“
清酤
”“
素琴
”
一样,只是竹林名士生活场景的点缀、言说志趣的媒介,并未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所以
“
叔夜杯
”
之浊酒在后世并未产生经典化的影响。
东晋陶渊明的田园归隐及第一次大量以饮酒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使
“
酒
”
褪去《诗经》中承载的礼乐色彩成为诗的典型意象,同时
“
浊酒
”
也被赋予极强的精神内涵。其《时运》曰:
“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
但他
“
不解音律
”
,故
“
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
,真正会其心的是浊酒。在陶渊明笔下,酒可以消解他身体的疲劳、内心不得志的苦闷、贫富交战的矛盾心理,让自己在田园中寻找到乐趣并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故而
“
浊酒
”
凝聚着田园之乐、自然之爱,以及自适自足、平淡真淳、安贫乐道、物我两冥的精神境界。在他的影响下,后世诗文中的浊酒也多具亲切、不拘、真朴、闲适等饮者情味,如
“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
”
(白居易《快活》),不言陶而自带陶氏色彩。
到了唐代杜甫,浊酒与其辗转飘零
【语文】河北省部分学校保定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