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部分县域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Ⅰ
卷
(选择题,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
“
子姓
”
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
巡行(
)
A.
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
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
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
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材料中
“
商王带着他的
‘
子姓
’
分族巡行一方
”
,通过
“
当地部族进贡、商王赏赐、当地部族派人随从
”
等方式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C
项正确;结合所学
“
巡视一方
”
指的是在自己国家疆域之内巡视,故
“
巡视一方
”
不会
“
扩大商朝疆域范围
”
,排除
A
项;结合所学,在商朝内外服制度下仍是众邦国林立的状态,部族之间并未形成血缘认同,被巡视之处给商王纳贡,接受赏赐,会产生政治认同,而不是
“
血缘认同
”
,被巡视的地方派人加入商王队伍只会起到随从助威的作用,会产生政治认同,也不会形成
“
血缘认同
”
,
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材料中
“
纳贡、赏赐
”
在当时主要属于政治行为,不是商业行为,对加强内服外服商业联系作用不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史记》记载,秦统一后,对官方文书的名称、格式、用途作了严格的规定。从睡虎地秦简记载中,也可知官府公文的类别有书、移、关牒、久书等。这体现了史学研究中(
)
A.
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的严谨性
B.
文献史料的可靠性
C.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互证性
D.
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答案】
C
【解析】据本题材料可知,《史记》作为传世文献,记载了秦统一后对官方文书的严格规定;睡虎地秦简作为出土文献,反映了秦代官府公文的具体类别。两者相互印证,共同说明了秦代在官方文书方面有相关制度和规范,体现了史学研究中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互
证性,这种互证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还原历史事实,
C
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大胆假设的过程,只是呈现了两种不同来源的史料对秦代官方文书相关情况的记载,主要强调的是两者的相互印证,而非假设与求证的过程,排除
A
项;
(历史试题试卷)福建省龙岩部分县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