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上

【语文】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2024年 四川省 格式: DOCX   19页   下载:1   时间:2025-05-26   浏览:113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四川省达州市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 1 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共收录辛词 629 首,包括兵器意象的词作共有 40 首,比例达到 6 . 36 % ,其中兵器意象有 8 类:“剑”意象 17 处,“弓”意象 10 处,“刀” 6 处,“戟” 6 处,“箭” 5 处,“戈” 3 处,“弩” 1 处,“矛” 1 处。总体上呈现出数量大、种类多、用法丰富的特色。 第一,从数量上看,辛词兵器意象的使用数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是此前任何一位词人都无法匹敌的。这源于南宋危机四伏的时代背景和辛弃疾亲身拿起兵器走上战场的经历。 第二,从种类上看,辛词中的八类兵器意象中,大部分不是宋代常用的兵器,而是诗词中常见的兵器,能够实际使用的兵器仅有弓、箭、剑等寥寥几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宋代甲胄发展,兵器更加强调破甲功能,斧、锤、棒等粗重之物增多,名目也繁多驳杂,写入词中容易破坏美感。二是辛弃疾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攻守战,较少具体描摹战场,而是重在渲染气势,抒发浓郁真挚的情感。 第三,从用法上看,大部分仍然与兵器的战斗或佩饰的本义相关,且多出现在豪放词作中。有别于此前词人,辛词中的兵器意象与战斗行为紧密结合。稼轩笔下的战争场面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上的战争场面,另一类是回忆自身曾亲历的战斗场面。辛弃疾以“想”或“忆”引出历史上的战争场面,把典故融化于具体生动的描述之中,例如:“忆昔鸣髇血污”喻完颜亮兵败之后被部属杀死,不复南侵时嚣张气焰;“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将汉高祖平定天下的壮举同南宋苟安图存的怯懦相对照,浓烈情感呼之欲出。回忆自身曾亲历的战斗场面,是辛弃疾词作内容区别于其他词人的重要标志。“燕兵夜娖银胡録,汉箭朝飞金仆姑”写义军突围的紧张战斗情景,用“飞”字写出箭矢如流星般的动态,烘托出义军不可阻挡、一往无前的气魄。 辛词的兵器意象常以较为集中的方式出现,构成波澜壮阔的军事景观。一是兵器意象常常以组合方式出现,如“弓刀”出现 3 次,“剑戟”出现 2 次,“刀剑”出现 1 次;二是一首词中可能会出现多个兵器意象,如《水调歌头·送杨民瞻》下阕出现“剑”“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上阕出现“剑”,下阕出现“弓”,《水调歌头·严子文同传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下阕出现“剑”“弓”。 在稼轩的笔下,兵器意象常常呈现出宏大壮阔的风格。无论是
【语文】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