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
6
页,答题卡
2
页。全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
Ⅰ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总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总共
48
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商代,统治者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
“
天
”
,因此
“
率民以事天
”
,祈求上天对其政权加以保护;而西周时期,统治者则认为
“
上天
”
只会将
“
天命
”
交给那些有德之人,并提出
“
以德配天
”
和
“
敬天保民
”
的思想,这表明西周时期(
)
A.
统治者理性化色彩加强
B.
王权神秘色彩的弱化
C.
德治思想居于正统地位
D.
儒家民本思想的盛行
【答案】
A
【解析】商代统治者认为政权的获得得益于天,因此重天命,而西周统治者重德,提出了
“
以德配天
”
和
“
敬天保民
”
,这说明民本思想和德治思想在发展,统治者理性化色彩加强,
A
项正确;王权的神秘色彩并未弱化,而是治国思想发生了变化,排除
B
项;德治思想的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
项;儒家这一时期尚未出现,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如图是公元前
7—
前
5
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该丝绸出土地点却并非在楚地,而是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据此可知(
)
A.
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在汉代之前已出现
B.
东方丝织品在东周已经西传
C.
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D.
楚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答案】
B
【解析】凤鸟纹刺绣丝绸产于楚地,但是出土地点在新疆和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这说明在东周时期,东方的丝织品已经西传,
B
项正确;
A
项错在
“
双向交流
”
,排除
A
项;丝绸之路是汉代开通的,排除
C
项;通过材料并不能证明楚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在西汉时期,政府为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具有抗疟疾的作用;隋唐时期有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古代疫病发生时,官员会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
(历史试题试卷)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