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历史下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2024年 格式: DOCX   15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2   浏览: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江西省宜春市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5 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二里头遗址中有一处浅穴式家族墓地 . 墓主生前为铸锅工匠或高等级铸铜管理者。这类成员从事相同职业、死后就近埋葬 的 现象在二里头遗址中十分普遍,形成了家族墓地与不同功能的建筑遗迹在空间上紧密结合的特色墓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 A. 社会管理能力十分强大 B. 社会分工呈现细化倾向 C. 早期国家形态初具雏形 D. 手工制造技术较为先进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二里头时期的一处小型家族墓地与其不同功能的建筑遗迹在空间上紧密结合在一起,由此可推知,这些家族成员在都城内从事相同的职业,死后就近埋葬在生前作工的场地,从而形成以职业划分为基础的特殊的 “ 居葬合一 ” 的丧葬新模式,这反映出二里头时期社会分工的细化, B 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社会管理能力十分强大,排除 A 项;早期国家形态初具雏形是龙山文化时期,不是夏朝,排除 C 项;手工业者按职业埋葬无法得出制造技术先进的论断,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西周实行国野分治,作为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 —— 野人,只能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而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 —— 国人,则能以产品的十分之一充当军费,当兵作战。春秋时,野人亦可 “ 作州兵 ” 、 “ 作丘赋 ” ,国野差别渐趋缩小。战国时,国野之间的差别最终泯灭,同为普通平民。这一变化表明( ) A. 百姓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 B. 国家管理的血缘因素逐步弱化 C. 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D. 国人干政的民主传统得以强化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是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的武装拓展。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首先要建立一个名为 “ 城 ” 的军事据点(通常就成为封国的都城),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这种城(包括其近郊)在当时也称为 “ 国 ” , “ 国 ” 以外的广大田土则称为 “ 野 ” ,国、野之分由此形成。随着时代变迁,血脉疏远,加上兼并战争的需要,政治的血缘因素减少,地缘因素增加,国野的差别逐渐泯灭, B 项正确; “ 百姓 ” 原指贵族,战国以来逐渐成为普通人的通称,不是 “ 国 ”“ 野 ” 的差别,排除 A 项; “ 国 ”“ 野 ” 的差别逐渐泯灭是统治部族与被征服部族的差别逐渐消失,不一定是少数民族与 华夏族的交融,排除 C 项;干政是属于统治部族的 “ 国人 ” 的权利,是原始民主传统的遗存,战国后随着国野差别的泯灭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