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三代时期,各朝对地方的管理是不同的。夏朝是聚族而居,对夏部族实行直接管理,其他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森严的等级制度建立
B.
松散的国家结构
C.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加强
D.
族权与政权的结合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夏朝对夏部族直接管理,对其他部族间接统治,这种管理方式较为松散;商朝的内外服制下,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附属国和部落,相比夏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加强;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需要向周天子承担各种义务,这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强化。由此可见,从夏朝到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是逐渐加强的,
C
项正确;等级制度主要体现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地位差异和权力分配上,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式变化,排除
A
项;
夏朝的管理方式较为松散,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都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国家结构逐渐从松散走向相对紧密,排除
B
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方式的演变,没有突出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时期
列国数目
周室地位
战争形式
经济
春秋时期
一百七十多个
势力已衰,但名义上
仍被尊为
“
天下共主
”
规模小,持续时间短,讲究礼节、阵地战为主
井田制逐步瓦解
战国时期
初期有二十多个,后来剩下七个较强的国家
诸侯纷纷称王,视周室如无物
规模大、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范、
野战包围战为主
封建土地所有逐步确立
据上表可知,我国历史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
A.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群雄逐鹿,社会动荡
(历史试题试卷)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