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县协作校
2024
-
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基层理论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切实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注]
”这一工作至关重要。
理论宣讲是一门讲道理的艺术,要让宣讲的内容被群众接受,就必须把理论讲准确、讲透彻。因此,宣讲者只有自己先学懂、悟透理论,把握其精髓和本质,才能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让群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从而提升理论宣讲的说服力。宣讲者既要准确把握理论宣讲的政治方向和重点内容,也要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和所需所盼,做到群众需要和关心什么就讲什么。同时,宣讲者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水平,注重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把群众身边的感人事迹、先进模范作为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动素材,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鲜活直观,做到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统一。
面向基层的理论宣讲,我们既要把理论讲准讲透,也要通过群众身边的故事,把理论讲活讲实,使党的创新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我们把“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生活话语”表达出来,把抽象的理论、高深的话语转化为平实质朴的语言和浅显的道理,从而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只有坚持用“百姓话”说“百姓事”,才能使理论宣讲“接地气”,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人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宣讲者要创新话语体系,锤炼语言风格,提升将“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相互转化的本领;要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要深入挖掘先进典型案例,把最经典、最精彩的内容提炼出来,用鲜活的“本土话语”讲好“身边人”和“身边事”,使宣讲内容“实”起来,宣讲方式“活”起来,宣讲语言“鲜”起来,从而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宣”出特色,“讲”到深处,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要使基层理论宣讲常态化、长效化,关键是要创新理论宣讲的方式方法。一是要注重了解群众的需求。要把“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式”宣讲与“你问我答”的双向“互动式”交流结合起来,通过谈心、交流等形式,面对面地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把政策说清。同时,要运用“宣讲+文艺展演”“宣讲+体育比赛”“宣讲+科学普及”“宣讲+技能传授”
【语文】辽宁省葫芦岛市、县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