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齐法家代表管仲强调
“
礼、义、廉、耻
”
为国之
“
四维
”
,
“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万物待治礼而后定
”
。战国晋法家代表商鞅则认为
“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
二者主张均(
)
A.
体现儒法结合的政治理念
B.
强调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支持
C.
积极反应社会现实的变化
D.
突出法家思想的统一性特质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中管仲的思想带有儒家色彩,如
“
礼
”“
义
”
,同时强调
“
法
”
与
“
礼
”
的结合,体现儒法融合的特点,商鞅是典型的法家思想,注重法治和暴力手段,与儒家思想差异较大,但管仲和商鞅的主张分别适应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管仲试图以
“
礼
”
和
“
法
”
结合稳定社会,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商鞅以
“
刑
”
和
“
力
”
推动国家强盛,二者都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解决方案,是积极反应社会现实的变化,
C
项正确;只有管仲的思想体现了儒法结合的政治理念不能涵盖材料内容,排除
A
项;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支持是指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指导,材料未涉及此内容的论述,排除
B
项;法家思想的统一性特质是指主张建立集权国家,材料涉及的是社会治理中礼与法的关系问题,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古代诸族起源不一,并不存在共同的祖先。战国晚期黄帝俨然成为华夏共祖;西汉时诸族祖先全部追溯至黄帝,天下从各有其祖演变为同出一族。这一变化突出反映了(
)
A.
大一统观念的强化
B.
国家统一局面巩固
C.
历史学研究的发展
D.
各民族的交往交融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中国古代各族最初在群起源上是不同的,没有共同的祖先,战国晚期,黄帝逐渐被塑造为华夏族群的共同祖先,西汉时期所有族群的祖先都被追溯至黄帝,从
“
各有其祖
”
演变为
“
同出一族
”
,这一变化是从多元起源到一元起源的转变,即各族群通
【历史】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