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上

【语文】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2024年 陕西省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1   时间:2025-05-26   浏览:2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陕西省部分学校 2024 - 2025 学年高一 1 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的生活中,节日是农历历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关于端午的起源最早有源于夏至一说。而民间社会却把它与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真实或者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结合起来,赋予其情感、道德色彩,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节日传说。如此一来,端午节的文化属性从纯粹岁时节令的产物,又增添了一份历史人文的色彩,而且在后世的流传中与历史的关联度被不断强化和凸显。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端午节的思想内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探索、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衍生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至亲的孝道。 随着传统节日地位的不断上升,端午节从民间节俗转变为法定假日,从民间文化转变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自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角色的转换使得作为假日和非遗的端午节在价值和使命方面具有了超越性:其价值已经从一国之传统节日成为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其使命则从对节俗内容的本体传承转向对其精神内涵的继承和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说,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尽管存在着地域差异,但其中蕴含的传统道德伦理规范应该是共通的,是时代需要的。 时至今日,我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大多是建立在对节日文化外在形式的消费和满足上,并没有深入到节日的内核中去。如果说屈原、伍子胥传说有对国家忠诚的意味,那么,介子推、曹娥的传说则包含着孝道思想,忠诚和孝道正好代表着从国家到个体的两种高尚道德品格,家国一体借助于端午节的多个起源传说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种探索和认知仍在持续。在端午节的知识体系中,以饮食为中心和药物为中心的一系列节俗内容,本质上都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以饮食为中心的节俗,从吃粽子、艾馍馍到喝雄黄酒、菖蒲酒;以药物为中心的节俗,从采药、制药到用药,各种原材料均取自于自然。端午节对自然界的集中采集不是简单地索取,而是具有神圣的意义。 端午节当日,各种节俗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用自然之法,以自然之物,表达出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敬畏,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并因此被赋予了灵性。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社会中人们对待端午节的活动是谦卑而又谨慎的,通过一系列的饮食制作和药物采集,让自然草木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得
【语文】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