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6
页,
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
良渚先民设计了一整套标志身份的玉礼器,标识拥有者的地位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配,如玉钺上的神徽和鸟纹象征着王权和军权。据此可知,当时良渚社会(
)
A.
实现了王权高度集中
B.
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
C.
形成了君权神授体系
D.
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
【答案】
B
【解析】材料
“
标识拥有者的地位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配,如玉钺上的神徽和鸟纹象征着王权和军权
”
体现的是良渚先民出现了权力和贫富的分化,即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
B
项正确;当时尚未建立王权,排除
A
项;受生产力影响,当时尚未建立君权神授体系,排除
C
项;周朝时期建立礼制,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这些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思想家
材料信息
形象
孔子
“(
禹
)
敏给克济,其德不回
(
违背
)
,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
道德操范
墨子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
(
用葛藤把棺材捆住
)
节葬典型
韩非子
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法治先王
A.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多元发展
B.
墨家与法家错误解读禹的形象
C.
禹治理国家采用多种治国思想
D.
先秦思想家理论创造受禹启发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墨子和韩非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禹的形象,孔子强调禹的道德操范,墨子强调禹的节俭葬礼,韩非子则强调禹的法治精神。这些不同的描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多元发展,各家思想对同一历史人物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A
项正确;墨家和法家都是从自身理论的角度解读禹的形象而非错误,排除
B
项;诸子百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晚于大禹时期,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思想流派对禹形象的解释而非思想理论来源的阐述,排除
D
项。故
【历史】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