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部分校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天命观贯穿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商人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因血缘关系,祖先神灵和
“
天
”
会一直庇佑其统治。周人则赋予
“
天命
”
以道德内涵,强调
“
以德配天
”
,即:上天是否庇佑依据是
“
有德
”
而非血缘。这一变化(
)
A.
实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
B.
论证了周政权的合法性
C.
蕴含了原始民主的色彩
D.
打破了贵族的血缘特权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统治者认为政权的获得是受命于天,希冀祖先神灵和
“
天
”
的庇佑,体现了神秘色彩;而西周统治者认为
“
天
”
是有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认为只有遵循道德标准的人,才能获得上天的庇佑,论证和彰显了西周政权的合法性,
B
项正确;商朝已实现神权与王权结合,周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但题干强调的是天命依据的变化,而非结合本身,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原始民主色彩,排除
C
项;秦朝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打破了贵族的血缘特权,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中有这样的记载:
“
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
”“
妻殴夫,耐为隶妾;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
”
这些法令(
)
A.
反映汉代阶级矛盾尖锐
B.
体现汉律儒家化的趋势
C.
完成了礼法结合的进程
D.
维护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中
““
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
”“
妻殴夫,耐为隶妾;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
”
可知汉律规定丈夫殴打妻子,不判处罪行,而妻子殴打丈夫,要充作官奴婢,儿子伤害父母,要判处死刑,这说明汉律维护
“
夫为妻纲
”
和
“
父为子纲
”
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现律令儒学化的特征,
B
项正确;
材料主旨是反映汉代的法律特点,不能说明汉代阶级矛盾尖锐,排除
A
项;唐代的《唐律疏议》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排除
C
项;程朱理学是宋代形成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
崔卢郑王
”
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高门士族。在唐代,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合计出过
28
位宰相,范阳卢氏、荥
【历史】江苏省苏州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迎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