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2024-2025
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有数据表明,女性患自身免疫病的风险是男性的
2.9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推测雌激素水平高可能会引发免疫功能紊乱
B.
性染色体的组成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
C.
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非常重要
D.
环孢素
A
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等自身免疫病
【答案】
D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详解】
A
、通常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男性较高,而女性患自身免疫病风险是男性的
2.9
倍,由此合理推测雌激素水平高可能会引发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发生风险增加,
A
正确;
B
、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XY
,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其上携带的基因不同,这些基因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相关的调节,所以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是造成男女患自身免疫病风险差异的原因之一,
B
正确;
C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和器官发起攻击,随着病情发展会对身体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损害,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及时干预,减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破坏,从而缓解病情,
C
正确;
D
、艾滋病是由
HIV
病毒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不是自身免疫病,环孢素
A
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但不能用于治疗艾滋病这种免疫缺陷病,
D
错误。
故选
D
。
2.
东亚飞蝗是危害我国的农作物害虫之一,早有古书记载
“
旱极而蝗
”
,蝗灾爆发与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治理蝗灾,应对东亚飞蝗的活动区域进行监测
B.
干旱时期,蝗灾爆发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C.
调查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控和预报蝗灾
D.
蝗灾爆发时,不能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
【答案】
D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
、治理蝗灾,应对东亚飞蝗的活动区域进行监测,有利于对蝗虫进行有效治理,
A
正确;
B
、
“
旱极而蝗
”
,说明干旱时期,蝗灾爆发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B
正确;
C
、若要治理蝗灾,需要对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分布范围等进行调查和监测,调查虫卵的密度能及时监
【生物】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