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
2
、
3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可救国、可治世的
“
圣人
”
,或是成为可医天、可医人的
“
圣医
”
。王阳明曾说,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应变无穷
……
所行必是道。这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
)
A.
推崇天下为公的政治观念
B.
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C.
彰显兼收并蓄的文化心态
D.
体现崇德尚贤的精神境界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
圣人
”
与
“
圣医
”
可救国、治世、医天、医人,王阳明表明圣人之心品德高尚,行事有道,这种描述体现对品德高尚、才能贤良之人的推崇,彰显了崇德尚贤的精神境界,
D
项正确;
“
天下为公
”
出自《礼记
·
礼运》,主要描述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侧重政治制度而非个人道德境界,与材料中
“
圣人
”“
圣医
”
的个体修养目标不符,排除
A
项;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题干主要论述的圣人的品德与才能无关,排除
B
项;
“
兼收并蓄
”
指文化包容性,如唐朝吸纳外来文化,但材料聚焦个体道德而非文化交融,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汉文帝时期,文化建设出现了复兴的势头,学术事业重新受到重视,传习学术渐成风气。到景帝之时,以儒生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群体已形成很强的势力,且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相对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
B. “
士
”
阶层开始兴起
C.
儒学官方统治地位的确立
D.
大一统王朝达到顶峰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推行
“
休养生息
”
政策,政治上相对宽松,这种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A
项正确;
“
士
”
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兴起,而题干说的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儒学官方统治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
C
项;汉朝大一统达到顶峰是在汉武
【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