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中学等两校
2024-2025
学年
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何尊为西周早期青铜器,其铭文记载周成王
“
迁宅于成周
”
,提到
“
用牲于天,匍有四方
”
,并要求臣民敬畏天命、勤政安民。这体现了西周(
)
A.
依赖巫术神权以巩固统治
B.
延续商代凡事占卜的传统
C.
敬天保民思想的治国理念
D.
形成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何尊铭文记载周成王迁都成周(洛阳),强调
“
用牲于天
”
体现对天命的敬畏后就能
“
匍有四方
”
(意为广有四方疆土),
“
勤政安民
”
体现了对百姓的重视爱护,所以西周治国理念是
“
敬天保民
”
思想,
C
项正确;虽然西周保留祭祀传统,但其统治理念是
“
以德配天
”
,强调统治者需通过德政维系天命,而非单纯依赖巫术,排除
A
项;商朝
“
率民以事神
”
,凡事占卜,西周则转向
“
敬天保民
”
,注重人事与德政,这是对商代神权政治的革新,同时材料也没有反映西周占卜,排除
B
项;中央集权官僚体系形成于秦朝,与题干时代背景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如表是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主张。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代表人物
主张
孟子
“
定于一、天下恶乎定?
”
(《孟子
·
梁惠王上》)
韩非子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韩非子
·
物权》)
墨子
“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
”
(《墨子
·
尚同上》)
A.
诸子百家的思想趋同
B.
集权成为社会共识
C.
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D.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孟子提出
“
定于一
”
,主张通过仁政实现天下统一,直接回应列国分裂的乱局。韩非子强调
“
中央集权
”
,认为权力集中于君主是高效治理的基础,为统一提供制度支撑。墨子倡导
“
尚同
”
,要求思想与行动统一于天子,反映其对稳定秩序的迫切需求。三
家主张虽分属儒、法、墨学派,但均指向在战国末期统一成为时代潮流的核心趋势,
D
项正确;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仍存在差异,排除
A
项;加强集权仅符合韩非子主张,孟子、墨子更侧重统一而非单纯集权,排除
B
项;墨子代表平民阶层,与
“
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
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汉书
·
地理志》记载:
“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开西南夷,置郡县,初设羁縻州,以其故俗治,毋赋
(历史试题试卷)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中学等两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