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六校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距今
5300—4300
年左右的良渚古城遗址,城内有宫殿、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而古城外围发现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据此可知,当时(
)
A.
小农经济出现
B.
早期城市形成
C.
贫富分化加剧
D.
公共权力凸显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可知,良渚古城遗址,城内有宫殿、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说明良渚古城的组织动员能力较强,体现了强制性公共权力在此时已经出现并且相对较大,
D
项正确;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排除
A
项;城内有宫殿、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并不能说明早期城市形成,排除
B
项;材料描述的是良渚古城遗址中的大型工程情况,无法判定贫富分化情况,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孟子主张
“
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天子
‘
定于一
’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
韩非子提出
“
术者,藏之于胸中
……
而潜御群臣者也。
”
这些思想都主张(
)
A.
建立君主专制
B.
重构社会秩序
C.
维系礼乐制度
D.
构建道德体系
【答案】
B
【解析】据题干
“
孟子主张
‘
定于一
’
的君主统一与仁政,韩非子强调君主用
‘
术
’
驾驭群臣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虽主张以道德仁义重构
“
礼崩乐坏
”
的社会秩序,韩非子则通过强化君主权威重构法治秩序,两者均试图以不同路径解决社会动荡问题,实现政治秩序的重建,
B
项正确;孟子思想以民本和仁政为核心,并非主张绝对君主专制,排除
A
项;韩非子反对儒家礼乐制度,排除
C
项;韩非子主张法治而非道德体系构建,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四民月令》中记载
:“
三月,种瓜、瓠、葵。四月种姜、芋、苜蓿。七月,种芜菁
......
瓠生蔓,引之缘架,瓠生五叶,去旁枝,留主蔓。
”
作者重在强调农业生产需要(
)
A.
民生为本
B.
技术改进
C.
精耕细作
D.
遵循自然
【答案】
C
【解析】据题意可知,《四民月令》中记载,要依据不同的节令,在不同的时期对农作物进行不同的管理,这是精耕细作的表现,
C
项正确;根据不同的节令对农作物进行管理是精耕细作的表现,不能体现民生为本和技术改进,排除
AB
项;在不同时期对农作物进行不同的管理是人为干预的表现,而不是遵循自然
(历史试题试卷)江西省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