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题分第
Ⅰ
卷和第
Ⅱ
卷两部分。共
19
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
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工整书写。
第
Ⅰ
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
6000
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据此可知,该时期(
)
A.
已具备文明起源的若干要素
B.
国家直接控制经济发展
C.
长江流域农业发展水平领先
D.
人类不再依赖自然资源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文明起源的标志包括城市(城址)、文字、青铜器、礼仪建筑(祭坛)、农业定居等。城头山遗址中
“
城址
”
体现早期城市雏形,
“
陶窑
”
反映手工业分工,
“
祭坛
”
显示宗教礼仪活动,
“
古稻田
”
表明稻作农业的定居生活,这些要素共同说明该时期已具备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
A
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尚未形成
“
国家
”
形态(国家出现于夏朝),此时社会结构以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主,不存在
“
国家直接控制经济
”
的机制,排除
B
项;材料仅提及城头山遗址的稻作农业,未与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对比,无法得出
“
长江流域农业领先
”
的结论,排除
C
项;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农耕阶段,人类生产生活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如稻田依赖水源、陶窑依赖黏土),
“
不再依赖自然资源
”
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秦灭六国后南征百越,军队在湘桂两省边境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三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命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公元前
214
年灵渠凿成。灵渠的修建最能体现秦朝(
)
A.
推行法家思想强化集权
B.
军事征服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C.
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
D.
有效管理边疆巩固国家统一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可知,秦始皇通过修建灵渠,转运粮饷,支持其统一战争,从而有利于强化对岭南地区的控制,有效管理边疆巩固国家统一,
D
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修建灵渠的作用,没有涉及法家思想的信息,排除
A
项;灵渠的修建是巩固统一的措施,并不是单纯为了
【历史】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