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28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3
小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又过了若干年,一次与书籍有关的新体验带给了我满足。在此之前,通过父亲的指点,我已认识了老子,最先读的是格里尔(
Grill
)的译本。随后开始出版
“
中国丛书
”
,即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
)翻译的中国经典著作;在我看来,这是当今德国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高度发达的、最高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的一支,以往对于德国读者只是陌生的稀罕物,现在已为我们所拥有,不是像往常那样从拉丁文和英文转译过来,经由第三者或第四者倒手,而是直接由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半辈子、对中国精神了如指掌的德国人所译。
……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摘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
青少年是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知识得到完善、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步养成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中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
“
读经典活动
”
既是培养青少年阅读能力与思维习惯、丰富其审美情趣、健全其人格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当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曙光已露。还要不要读纸质书、要不要读经典,成为萦绕在人们心中的一个问题。经典阅读是否仍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网络阅读往往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快餐式的阅读容易使青少年的阅读体验简单浮躁,世俗化的解读使经典变得粗浅直白,网络语言与网络热梗扰乱青少年对于汉字体系的认知,并造成文化的误传。人工智能能够秒出文章,但也将导致青少年习惯于轻松获取答
【语文】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