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安徽省合肥市
A10
联盟高三下学期
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B
卷)
本试卷分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一直强调正名、正位,希望做到名实相副,并且为此而东奔西走于寻求职位的道路上,希望能够找到份与自己德行学问相适应的职位。然而,他获取官员职位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最终只能归宿于整理传统典籍的工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德治思想受到朝野的普遍质疑
B.
贵族政治制约民本意识的出现
C.
历史环境影响孔子思想的实现
D.
王室衰微加速儒家伦理的异变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但其所处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频繁,贵族等级制度受到强烈冲击,从而导致孔子的政治理想受制于社会环境而难以付诸实施,即历史环境制约孔子政治理想的实现,
C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民间受到欢迎,但不被统治者所推崇,排除
A
项;西周时期的
“
敬德保民
”
等治国理念中已体现了明显的民本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
项;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不受当政者的欣赏,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变化,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东汉时期,汉嘉、犍为(今四川省境内)一带北扼西蜀,南控滇黔,是西南夷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存于这一地方的交通刻石显示,东汉的边郡官吏在前代西南夷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边境通往成都的道路条件。此举(
)
A.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体现了汉代灵活的边疆治理政策
C.
欲促进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D.
确保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权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在西南夷道上的经略有利于加强政府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汉代边疆治理政策的灵活性,排除
B
项;对西南夷道的经略确实能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但是并非此举的目的,排除
C
项;仅凭改善交通无法完全保证控制权,
“
确保
”
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
下图为唐朝不同时期刑部尚书出身阶层变化图。据此可知,唐朝(
)
(注:郡姓,一郡的大姓望族)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士族阶层仍有较大影响力
C.
尚书省地位上升
D.
九品中正制影响权力分配
【答
【历史】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A10联盟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试题(B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