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
1
万多处,分布广泛。这些文化遗存既各具特色,又具有相似之处。如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
历史悠久
B.
世界领先
C.
各自发展
D.
多元一体
2
.
《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则认为儒家“其礼烦扰”,且“厚葬靡财而贫民”,所以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由此可以推知,墨家与儒家的关系是( )
A.
意见相左
B.
另辟蹊径
C.
辩证否定
D.
全面改造
3
.
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其时代潮流是指( )
A.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建立起本民族政权
B.
以武力建国,相互之间征战不断
C.
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实行汉化政策
D.
摒弃北方上都,迁都中原洛阳
4
.
“月令”是华夏先民对自然长期观察和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西汉《四时月令诏条》中有“禁止伐木”“毋杀孩虫”“毋麑(幼兽)”“毋卵”“毋焚山林”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
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
B.
佛教思想的影响
C.
用养结合的生态观念
D.
尊崇儒术的践行
5
.
观察右图。明朝对于图中甲地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
A.
设奴儿干都司招抚当地百姓
B.
设北庭都元帅府掌军政大权
C.
册封其首领并与之互市贸易
D.
封授该地宗教领袖法王称号
6
.
据统计,
1936
年全国工业职工中,近代工厂工人
170
万,手工工场工人
254
万,个体手工业者
7579
万,后两项合计为前者的
46
倍。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无产阶级力量亟待加强
B.
经济结构地域分布失衡
C.
近代化受制于内在因素
D.
手工生产仍具传统优势
7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有“独大”之势。战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受到列强普遍欢迎,以致于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转而相互合作。这反映了,一战后( )
A.
日本认同美国的外交原则
B.
美国已确立了霸主地位
C.
华盛顿会议带来远东和平
D.
列强在亚太的竞争激烈
8
.
1920
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立的《劳动界》周刊首次出版,它采用了生动活泼的版式,内容包括演讲、时事分析、调查、通讯、国内外劳动动态、读者投稿、小说和趣闻等多样化栏目。此外,还有北京的《劳动者》,广州的《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等。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历史适应性试卷(二)-自定义类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