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多校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4
月期中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计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膜都可以用
“
流动镶嵌模型
”
进行描述,当细胞所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细胞膜会发生相变,从流动的液晶状态变为固化的凝胶状态。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的脂肪酸链不饱和程度越高,细胞膜的相变温度越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中的脂肪酸链主要位于脂肪分子中
B.
维持流动的液晶状态是实现细胞膜功能的必要前提
C.
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耐寒性越弱
D.
由题干信息可知,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脂肪酸链来实现
【答案】
B
【分析】细胞膜的特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
【详解】
A
、脂肪酸链主要位于磷脂分子的尾部,故细胞膜中的脂肪酸链主要位于磷脂分子中,细胞膜中不含脂肪,
A
错误;
B
、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液晶态的特性,它既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完成膜的各项功能,因此维持流动的液晶状态是实现细胞膜功能的必要前提,
B
正确;
C
、细胞膜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越高,其相变温度越低,植物耐寒性越强,
C
错误;
D
、不同细胞膜中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有差异,这主要与细胞膜的流动性等有关,而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蛋白质来实现,并非脂肪酸链,
D
错误。
故选
B
。
2.
如图表示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信息从
DNA
转移到
RNA
上之后,对有效遗传信息进行
“
剪断
”
与重新
“
拼接
”
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
①
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
B.
过程
②
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合成
C.
过程
③
需要三类
RNA
参与且核糖体沿
mRNA
的
3′→5′
移动
D.
由正常
mRNA
逆转录形成的
cDNA
与
S
基因完全相同
【答案】
B
【分析】图中
①
表示转录,
②
表示
RNA
的加工,
③
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
A
、图乙过程
①
表示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
A
错误;
B
、图乙过程
②
为
RNA
的加工,剪接体对有效遗传信息的
“
剪断
”
与重新
“
拼接
”
,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合成,
B
正确;
C
、图乙过程
③
表示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三类
RNA
的参与,
核糖体沿
mRNA
的
5′→3′
移动
,
C
错误;
D
、
S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经过了加工(剪接),因此正常
mRNA
逆转录形成的
cDNA
与
S
基因不完全相同,
D
【生物】陕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