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湖北省武汉市新城区联盟高三下学期高考猜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发现,襄汾陶寺遗址有观象台、宫殿、仓储区、手工业区等,还发掘了少数大墓和中型墓以及大量的小墓,大墓中随葬了初步具有礼器性质的石磬、朱绘龙盘等;记事符号也有了新的发展,在原有的抽象符号之外又出现了图形符号。据此可推断,当时(
)
A.
礼制文化已经形成
B.
传统农业获得较大发展
C.
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D.
孕育新
的
社会组织形态
【答案】
D
【解析】依据题干中陶寺遗址的发现可知,当时社会已出现明显等级分化(大墓、中型墓与大量小墓的差异)和分工(宫殿、手工业区、仓储区等)。大墓中随葬的
“
初步具有礼器性质
”
的石磬、龙盘,以及记事符号的发展,反映出权力集中、礼制萌芽和社会管理复杂化的迹象。这些特征共同指向社会结构正从原始氏族向更复杂的早期国家形态过渡,即
“
孕育新的社会组织形态
”
,
D
项正确:石磬、朱绘龙盘等只是初步具有礼器性质,不能说明礼制文化已经形成,排除
A
项;观星台、仓储区说明农业有发展,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
B
项;题干没有其他遗址的对比,无从得出多元一体的说法,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某中学学习小组就古代经济制度的研究性学习做史料汇编时,整理出一字迹不清的条目如下。这一制度(
)
上疏曰:
“
窃见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
事已历远,易生假冒。
……
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然后虚妄之民,绝望于觊觎;守分之士,永免于凌夺矣。
”
帝深纳之,
____
(制度)起于此矣。
A.
解决了土地分配的矛盾
B.
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C.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
使实物税开始向货币税转变
【答案】
B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实行州郡县行政区划后的某朝代,土地管理存在混乱情况,需要一种制度来重新规范土地分配、解决土地争端以稳定社会秩序,该制度应为从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它调动了北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B
项正确;实际执行过程中,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在不同阶层间很难做到绝对公平。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增长以及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土地兼并现象难以杜绝,土地分配矛盾依旧会不断凸显,排除
A
项;实行均田制的初衷之一是抑制土地兼并,但后期由于政治腐败
【历史】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新城区联盟高三下学期高考猜题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