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下

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参考答案)

月考试卷 含参考答案 四川省 2023年 成都市 格式: DOCX   9页   下载:1093   时间:2024-02-16   浏览:46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四川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5届3月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温儒敏:读书其实是“很个人”的事 中华读书报:作为部编本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您为教师和学生编选、推荐书目,关于读书的著作也出版了很多。您怎么看待阅读? 温儒敏: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情,要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功用与兴趣去决定的。真正的爱书者,他们把读书作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有功利性的阅读,但更乐于自由的阅读,或者说私密的阅读。周作人说,书房是不可示人的,因为一看你读些什么,就知道斤两了。这有点幽默,但读书的确是“很个人”甚至私密的事情。 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开个书单,推荐一些经典,有些引导,也有必要,只是不宜强制。孩子也有他们的“私密”,应容许有阅读的自由。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凡是书单指定的,孩子不一定喜欢。因为经典与学生有隔膜,本来就不容易读,若又当作任务,甚至处处指向考试,那就煞风景了。 既然“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即使指定阅读范围,也还是要给学生一些选择的空间,容许读一些“闲书”。 人各有各的爱好,并非所有人都爱读书的。但爱读书的人,能帮助自己独立人格的养成。真正的爱书人,不会随波逐流,不是哪些书走红就读哪些,他们选书总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立的眼光,阅读对他们是一种观望世界、涵养性情的方式。 中华读书报: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书。您上中学后还能有那么多自由的阅读吗? 温儒敏:作业太多的确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双减”。不过可以设想,即使不布置作业,孩子就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孩子嘛,精力无限,兴趣就是动力。没有兴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症。现在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大,但他们还是比父辈幸福多了。若要比较,那时物质匮乏,没有现在那么多机会和诱惑,比较单纯,读书也就有较多的时间和自由。 中华读书报: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的? 温儒敏:大约上初中时,我开始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诗歌,像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伦、雪莱、聂鲁达、惠特曼等等,都找来读。我自己也模仿着写诗,给《少年时代》《红领巾》等少儿杂志投稿。正是阅读充实了我的灵魂,伴随我挺过了艰难的饥饿年代。 高中我就离开小镇上的家,到县城上学了。那时高中生不多,上大学的更少,我参加高 考的1964年,全国才几十万考生,录取率非常低。我的备考不是刷题(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题),而是拓宽视野,读一些比较深的书。如王力的《古代汉语》、杨伯峻的《文言语法》,都过了一遍。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毫无疑问对于我的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因为读书有兴趣了,一天不读就不习惯,我高中时期的阅读面是比较广的,如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史之类都读。 高中时期,我对于书的确有种崇仰之心,还喜欢读一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读外国的书,理论的书,甚至还读过康德,读过天文学。天文学对我影响很大,改变了我的时空观,甚至还想过要考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也不太懂,但高中生的我就有意找来读。这是什么心理?是一种“喜欢读书”的象征吧,一种上进的力。所以,阅读还可以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为将来的专业选择、人生发展方向做准备。 中华读书报:几十年与书为伴,反复读的书有哪些? 温儒敏: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不是书斋里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痛切的感受,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与历史著作之类是不一样的,功能和感觉都不一样。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儒敏说读书是个人的事,是由本人愿望、功用与兴趣来决定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真正的爱书者更乐于自由的阅读。 B.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如果把它们当作任务,常常会事与愿违,学生不一定喜欢书单指定的书籍。 C.温儒敏先生认为,现在的孩子因为比父辈们面临的竞争更激烈,压力更大,机会和诱惑也更多,所以没有兴趣读书。 D.温儒敏先生认为鲁迅作品不同于历史著作之类,鲁迅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访谈主持人聚焦中小学生阅读,结合现实与访谈对象的观点提问,将访谈引向深入。 B.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受访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思考做出了相应的回答。 C.此次访谈关注到了中小学生阅读的现实问题,受访者的回答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D.受访者举例说明自己阅读了古今中外许多名家的作品,但最伟大的还是鲁迅的书。 3.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