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页/共 6页 1
2022 - 2023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 6 月 测试
语 文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之一便是其特重饮食的传统,把饮食问题奉于至上的位置,而不仅仅停
留在感官享受的表层上 。历史上 ,铜鼎这种食器曾被作为政治与权力的象征 ,古之兵器 、车器 、
农器、工器众多,而唯有食器被频繁作为礼器,这些都源于食器的独特地位,反映的是重饮食
的文化习惯。饮食行为与中国古 “ 礼 ” 的形成存在着密切关系。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
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 “ 货力辞让 ” 来安排分配,此即礼之所由起也。觅食求生是古
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由饮食乃有生命;有生命乃能长大成人,而遂有冠有
婚有丧;有个人而后亦有群体,群体间乃需有祭、射、御、朝、聘等礼以 “ 协于分艺 ” ,才能
形成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
其实 ,围绕饮食与餐桌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宴饮礼仪 。
一般认为,筵席的出现与古代的祭祀、礼俗和宫室、起居密切相关。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便已
出现宴饮礼仪,其时制定有 “ 设宴之法 ” 。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时代的祭祀十分频繁,需要
安排很精致的礼器,盛放丰盛的祭品,奏乐唱歌,顶礼膜拜。祭祀之后,必得将祭品分给大家
吃掉,这便是宴饮的雏形。到了周代,周公加以变革,把一部分宴饮从祭祀中剥离出来,设宴
饮之法,成为人们在一起宴饮所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随着历史的绵延,筵席得到长足发展,
食礼也几经变化而趋于丰富完善,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蕴却基本未变,体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
的风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宴饮古礼的内容与细节令人惊叹。通过阅读古籍文献可以发现,作为汉
族传统的宴饮礼仪,便有如下纷繁复杂的程序:首先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宾至,
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循就座次;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
人以礼相谢 。宴毕 ,导客入客厅小坐 ,上茶 ,直至辞别 。至于席间之斟酒上菜的规程 ,《 礼记 · 曲
礼》中记载: “ 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
渫处末,酒浆处右。 ” 座次方位同样大有讲究,一般以座北面南为尊,是餐桌的上首;座东面
西次之;座西面东再次;面北为下首。下首通常为主人座位,最次。在饮食过程中,应依个人
的身份地位行事,敬重尊者与他人,对食的选择、食用的量度均应体现出个人的高贵品德,做
一个有涵养的人,所谓 “ 于饮食中见人品 ” 。
(摘编自陈洪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宴饮古礼概观 》)
材料二:
宴饮作为一种仪式象征,同时也是家族伦理的存在方式,因此宴饮活动不仅是贵族家庭的
一项基本生活内容 ,而且是出于维护一个和谐稳定的家族伦理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功利目的 。《 红
楼梦》中宴饮活动的座次方位、场所位置等空间因素无处不在彰显着伦理化、仪式化的礼制要
求 。《 左传 · 庄公十八年 》云 :“ 名位不同 ,礼亦异数 。” 礼制要求人们的行为表现必须亦步亦
趋,循礼遵节,合乎规范,如此一来, “ 辨方正位 ” 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各种传统礼仪都是
按男左女右,辈份亲疏,依次排列。平时吃饭坐席,左上方为上席,一般妇女是不能坐的。通
过辨别方向,使各种身份的人适得其所,以正其位。
在贾府举行的正式豪宴中 ,在宴请具有尊贵身份的客人的情况下 ,通常遵循的是尊爵原则 。
尊爵是依据政治关系而形成的礼制秩序,爵位的高低成为隆重宴会场合中安排空间座次的依据
和原则。在有男性家长在场的宴饮场合中,座次安排会依照性别因素,最主要是依照男尊女卑
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在没有男性家长参与的宴饮场合中,辈份成为安排座次及方位的总
体指导原则,而在有些宴饮场合的座次安排较明显地又体现出以客为尊的原则。
《红楼梦》中宴饮活动入席就坐的一般是贾府的主子阶层,但并不是只要隶属主子层就有
入席的资格。根据不同性质的宴会场合,媳妇辈的女主们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入席就坐的,而只
能在地下站立伺候,个别场合中,若有座位也会独立一桌。宴饮场合中礼制的支配力量几乎占
据着主导性作用,可以说礼制的约束无处不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宴饮场合,偶尔也允许暂时
挣脱礼制的束缚而出现人情流动与越位现象。如欧丽娟所言: “ 礼制的语法原则是一种僵化森
严的空间政治表现,而人情的流动原则却提供平等主义的温暖与弹性。 ” 贾母因其自身具备了
至高无上的母权,从而成为贾府中最高权力的代表和最尊地位的象征,凡贾母在场的宴饮场合
中,贾母的喜好或宠爱便成为超越礼法之上的最高人情力量,使得在非礼筵盛典的宴饮空间里
可以不那么严格地讲究尊卑原则,甚至偶尔可暂时泯除主仆的阶级之分。而在贾母缺席的宴饮
场合中,人情也往往力图挣脱礼制的约束,旨在表现宝玉与众青春女儿的诗意人生价值,张扬
吉林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含参考答案)试卷扫描版pdf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