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历史上

辽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辽宁省 辽阳市 格式: DOCX   7页   下载:2727   时间:2024-01-24   浏览:437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辽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含参考答案) 第1页
辽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高一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 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通过追认更远的共同祖先,建立起一种 虚拟的血缘体系。如《史记·五帝本纪》及其他文 献提供的体系表明,虞舜、夏、商、周四个时代皆被纳入同一个虚拟血缘体系当中(如图1所 示)。 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 图 1 A.标志着古代华夏民族的形成 B. 适应了族 群扩大的统治需要 C. 消除了早期民族国家的隔阂 D. 凸显了地域血 缘之间的区别 2.表1所示是战国时期部分国家的变法措施。 由此可 推知,这些措施 表1 魏国李悝变法 废除世袭制、井田制 韩国申不害变法 鼓励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 秦国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A. 实现了富国强兵 B. 巩固了法家地位 C. 推动了社会转型 D. 完善了基层治理 3.“(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 秦朝 A. 对外战争较为频繁 B. 实现了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稳定 C. 重视基层官员选拔 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形成 4.汉武帝建立了一套可托为心腹的、恭谨从命的官僚系统 ,即“中朝”,汉中央由此演变为“中朝” 起决策作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的形势。由此可见,汉武帝时期 A. 统治思想发生了转变 B. 加强了皇权的专制统治 C.官僚体系被彻底颠覆 D. 建立了严密的监察体系 5.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 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 “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 ”这些做法 A.强化了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 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 D. 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6.5世纪后期,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 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 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 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A. 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 B. 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 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D. 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7.古代某项工程的完成,最终实现了以都城洛阳为中心点,北抵今北京通州地区,南达今浙江宁 波约2000公里运河航线的全线贯通。与 这一成就直接相关的帝王是 A. 吴王夫差 B. 秦始皇嬴政 C. 隋炀帝杨广 D.唐太宗李世民 8.图2、图3所示分别是东晋和唐朝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 2 顾恺之以形写神《洛神赋图》局部 图3周昉贵族人物画《簪花仕女图》局部 A. 都注重对意境的描绘 B. 都体现了时代特色 C. 都重视人物形色表达 D. 绘画技法缺少传承 9.宋代,户部、盐铁、度支三个司独立掌握全国财政,地位崇高。王安石为神宗相时,提出把三 个衙门 重新组织起来,统一到新设立的衙门,即变法决策 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材料可用于说明 A. 神宗朝出现财政危机 B. 王安石变法存在失败的隐患 C. 王安石试图加强相权 D.北宋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 10.元朝行中书省的长官一人兼有行政、经济、军事大权,路府 州县虽与行省有直接的上下级隶 属关系,但更多的是体现在公务上的来往,而事关他们前途命运的 任免权却操之于中央。这 样的规定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易形成地方割据 C. 激化了民族矛盾 D. 降低了行政效率 11.图4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进茶图,图中出现的斗笠形 茶盏数量较 多,是家家户户常用的茶具,其形状与宋代茶盏 相似,有大小之分,且 与盏托配套使用。据此分析,当时辽代 A.封建化进程逐渐加快 B. 饮茶习俗渐趋平民化 C. 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D. 民间手工业发展迅速 图 4 12.洪熙元年(1425年),明宣宗派周干、胡概、叶春等人巡抚南直隶 ,使其正式以“巡抚”之名巡 视地方,“设巡抚自此始”。所谓“巡”,就是代表中 央和皇帝去“分巡天下”;所谓“抚”,就是代 表中央和皇帝去“安抚”“宣抚”地方。由此可知,明朝设立巡抚旨在 A.惩治地方腐败官吏 B.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 强化中央的控制力
辽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