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
分值
:
100
分
)
一、选择题
(
本题共
16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48
分
)
1.
如果把
“
少数民族内迁
”“
淝水之战
”“
六朝古都
”“
改拓跋姓为元
”
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
,
符合这一单元内容主题的是
(
)
A
.
国家的强盛和统一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版图的奠定与盛世危机
答案:
C
解析:
“
少数民族内迁
”
指东汉至西晋匈奴、
羯
、
氐
、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
“
淝水之战
”
是公元
383
年东晋和前秦之
间发生在淝水的一场战争
,
前秦的失败使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
,
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
“
六朝古都
”
指建康
,
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
“
改拓跋姓为元
”
是孝文帝改革中改汉姓的内容
,
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故选
C
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
“
强盛和统一
”
说法错误
,
排除
A
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属于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
,
排除
B
项;版图的奠定与盛世危机属于清朝的社会特征
,
排除
D
项。
2.
东晋南朝时期
,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
农作物品种增加
,
产量提高;纺织、陶
瓷、造船等行业也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
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
C
.
江南自然资源丰富
D
.
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可知
,
从西晋末年起
,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
,
大批流亡南下
,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
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
所以出现了
“
东晋南朝时期
,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
”
等现象
,
故选
A
项;
“
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
”
是南方得到开发的原因之一
,
排除
B
项;
“
江南自然资源丰富
”
是南方得到开发的次
要原因
,
排除
C
项;
“
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
也是南方得到开发的原因之一
,
但不是主要原因
,
排除
D
项。
3.
十六国时期
,
大夏国建立者
赫
连勃勃自称
“
大禹之后
”
,
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
“
轩辕之苗裔
”
,
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
“
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
”
。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
)
A
.
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
.
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
.
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D
.
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为
自己是
“
大禹
”“
轩辕
”“
神农
”
之后
,
表明大夏国、北魏、北周政权的建立者都认为自己是中原王朝推崇的祖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