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下

湖北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月考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3年 湖北省 武汉市 格式: DOCX   12页   下载:4473   时间:2024-02-16   浏览:4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湖北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湖北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5届高一3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3月17日 18:00--20:30 试卷满分:1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共 19分 ) 材料一: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现在只要打开古代《岁时广记》一类的文献看看,就会使你感到惊异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 “ 四时八节 ” 吗?不是的。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在过去节日及其活动中,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掸尘等),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的(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又比较低下。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信仰、仪式。这就必然要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并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例如本来是一种禳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或儿童的文娱活动。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 ― 一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间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理论的可靠性。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至于那一年之首的春节,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宋人陈元靓编纂的《岁时广记》, “ 元旦 ” 这部分的资料,就占了三卷。18世纪中叶文人学者所写作的新年民俗诗集《武林新年杂咏》里,关于艺术、技艺一类事项的题目就有40多个。这些表明,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说,它包括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还有些地方把重阳节改为老人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 (摘编自《钟敬文文集 · 民俗学卷》,有删改) 材料二: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河南卫视中国节日 “ 奇妙游 ” 系列节目应运而生。该节目坚持以文化立魂、以专业立命的创作信条,深深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图通过对节日仪式的传播,唤醒民众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认同。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中国节日 “ 奇妙游 ” 在题材的选取上就极具仪式感。无论是阖家欢乐的春节,还是歌颂挚情的七夕,抑或登高而望的重阳,都伴随着华夏文明典型的仪式文化。在此基础上,节目力争再现古人佳节时分的风俗习惯,如《七夕奇妙游》中女子描黛青、贴花钿、点绛唇,《端午奇妙游》中的挂艾草、包粽子、赛龙舟等,以此联结今人之思,唤起观众对美好文化传统的记忆,使人们的心灵获得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文化仪式不只是一种文化符号,还通过仪式过程营造了一种象征性公共空间,人们借此分享共同文化习俗、社会信仰和价值观念,探讨共同话题,达成更多共识,从而达到促进社会治理与进步的目标。2021《春节奇妙游》之后,盛唐气象再次走入大众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度获得华夏儿女的高度肯定,并纷纷表示要将此议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节日仪式传播不仅能消除时间隔阂,实现古今连接,让今人感古人之思,还能消除空间距离,让海内外的中国文化爱好者相聚一堂,打造 “ 天涯若比邻 ” 的美丽图景。《春节奇妙游》的家庭亲情、《七夕奇妙游》的美丽爱情、《清明奇妙游》的思故之情、《端午奇妙游》的爱国之情、《重阳奇妙游》的敬老之情等等都是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均体现了人类 “ 真善美 ” 的价值指向。中国节日 “ 奇妙游 ” 通过润物无声的艺
湖北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