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下

【语文】山东省枣庄市5区1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期中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2024年 山东省 格式: DOCX   19页   下载:1   时间:2025-07-13   浏览: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山东省枣庄市5区1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山东省枣庄市5区1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山东省枣庄市 5 区 1 市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服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历史阶段。古代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行 “ 剃发易服 ” 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之所以划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是因为历史造成的中断,不仅有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还有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双重断裂导致很多人对 “ 汉服 ” 这一概念产生误读,特别是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记忆,汉服在现实和历史记忆中都消失已久,与其他民族服装的一脉相承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装。在多民族的中国社会里,民族服装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标识之一,往往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这是汉族所不具有的。 清初的 “ 剃发易服 ” 政令, “ 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 ,消解了黄帝以来的 “ 衣冠之治 ” ,也中断了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与此同时,承载汉服记忆的穿着群体发生了变化,汉服由 “ 汉民族服饰 ” 解构为 “ 古人的服装 ” 。这也导致汉服的样式对当代人来说显得陌生,甚至被当作戏服、和尚服等特定群体的着装,而近日一些韩国网友竟认为 “ 汉服源于韩服 ” 。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社会向现代转型,非西方文明国家的传统服饰都经历了应用场景的转换。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而汉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导致它错过了现代演化的可能历程,一些人视之为被现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业时代产物。 (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在重构中传承》) 材料二: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 “ 平中交右、宽褖合缨 ” 八个字,它不仅是对外观的描述,更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 第一个 “ 平 ” 字:指汉服运用平面对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线相连呈平面结构,整件衣服平铺时呈现出中线对折的形态,不论服饰的款式如何变化
【语文】山东省枣庄市5区1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