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
分。
1
.
在盘龙城商城遗址中,一般贵族墓葬中青铜礼器的组合是一件食器鼎或鬲,再加上一套酒器即觚、爵、瞾各一;高等贵族墓葬中则有体量较大的鼎和多套觚、爵、瞾,再加上尊或鼎等大型酒器;而平民墓葬中多为陶鬲。据此判断,商代( )
A.
形成较成熟的礼乐系统
B.
贵族阶层饮食结构丰富
C.
等级秩序渗入社会生活
D.
早期国家认同已经形成
【答案】
C
【解析】
题干信息显示,一般贵族、高等贵族、平民墓葬随葬品差距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等级秩序已经渗入社会生活,故
C
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礼乐制度,故排除
A
;
题干并不能体现饮食结构丰富,故排除
B
;
题干不能体现“国家认同”演变情况,故排除
D
。
故选:
C
。
本题考查商朝遗址,要求依据材料“高等贵族墓葬中则有体量较大的鼎和多套觚、爵、瞾,再加上尊或鼎等大型酒器;而平民墓葬中多为陶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商朝文明演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2
.
公元
84
年,汉章帝下诏:“自牛疫已来,谷食连少……刺史、二千石不以为负。其令郡国募人无田欲徙它界就肥饶者,恣听之。到在所,赐给公田,为雇耕佣,赁种饷,贳(借)与田器,勿收租五岁,除算三年。其后欲还本乡者,勿禁。”该措施( )
A.
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
B.
体现了农业政策的灵活
C.
造成了户籍管理的混乱
D.
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推广
【答案】
B
【解析】
A.
材料中的措施核心是引导无田农民迁移并提供生产支持,未直接针对豪强土地兼并采取限制措施,甚至可能因人口流动使部分土地被豪强趁机控制,无法体现“抑制兼并”,排除;
B
.针对牛疫导致的粮食短缺,政府采取自愿迁移、提供公田、减免租税等多元措施,且允许农民日后返乡,根据实际灾情灵活调整治理方式,正确;
C
.迁移由政府主导,要求迁入地“赐给公田”并承接赋役,说明需纳入新户籍管理,属于有序流动,而非无序混乱,排除;
D
.材料中的政策仅提及“贳与田器”(出借农具),未明确涉及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且牛疫可能导致耕牛减少,与“推广”逻辑关联较弱,排除。
故选:
B
。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
唐朝中后期,藩镇不经过中央统一选拔程序自行招募僚属,称为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考历史三模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