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高三下学期
5
月联考强化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龙虎是我国古代先民的崇拜对象,从以下两幅与龙虎相关的图案可推知,中华文明具有(
)
图
1
蚌壳龙虎图案(距今
6500
年左右)
图
2
二十八宿漆箱图案(战国时期)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A
.
连续性
B.
包容性
C.
多样性
D.
凝聚性
【答案】
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距今
6500
年左右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到战国时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漆箱图案,都有龙虎元素,这表明龙虎作为崇拜对象长期存在于中华文明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文化传承上具有连续性,
A
项正确;包容性强调的是对不同文化、思想等的接纳和融合,题干中仅展示了龙虎相关图案在不同时期的出现,并没有体现出对其他文化元素的包容吸纳,排除
B
项;多样性侧重于文化的种类丰富多样,这里主要围绕龙虎这一特定元素在不同时期的呈现,未体现出多种不同类型文化的特征,排除
C
项;凝聚性通常指文化对群体的向心力和团结作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龙虎图案如何凝聚群体、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相关内容,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左传》记载,晋献公欲娶戎狄之女骊姬为夫人,
“
卜之,不吉,弗听
”
,后晋国大乱;齐相崔杼违反同姓不婚的禁忌,欲娶棠姜为妻,
“
(卜之)凶,无所归也,弗听
”
,后家破
人亡。《左传》的这类历史叙事(
)
A.
强化了神权政治传统
B.
凸显了道德礼仪规范
C.
反映了新兴阶级诉求
D.
催生了天人合一思想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晋献公和齐相崔杼都违背了占卜结果娶妻,最后带来了不好的结果,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强调
“
礼
”
的规范性,婚姻需要符合宗法制度,君主或贵族违背礼制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因此要重视道德礼仪规范,
B
项正确;中国古代不属于神权政治,排除
A
项;晋献公和齐相崔杼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不是新兴地主阶级,排除
C
项;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材料并未涉及,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西汉建立初期,内郡和边郡在武官设置上差别不大。汉武帝以后,内地郡县的郡发弩郡司空、郡轻车等
【历史】2025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强化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