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江西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据《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显示,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
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距今约
2
万年),其纹饰风格既有本地砾石打制痕迹,又包含类似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的绳纹特征;同时发现的水稻植硅体兼具野生稻与栽培稻特征,与浙江河姆渡、湖南玉蟾岩遗址的稻作遗存存在技术关联。这一考古发现说明(
)
A.
江西是早期稻作农业的唯一起源地
B.
新石器时代文化呈现多元交融的格局
C.
长江流域文明进程领先于黄河流域
D.
陶器制作技术已形成统一
的
地域标准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器物既有本地特征,又与其他区域文化存在关联,这充分体现了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多元交融格局,
B
项正确;材料提及水稻特征与河姆渡、玉蟾岩关联,证明稻作农业起源多地,史实上玉蟾岩遗址(距今约
12000
年)也发现早期栽培稻,非江西唯一,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长江流域遗址,未提黄河流域,无法推断领先,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距今
9000—7000
年)同样发展农业和陶器,文明进程并进,排除
C
项;陶器纹饰风格多样,本地与外部特征并存,表明技术未统一,史实上各地陶器制作如仰韶文化彩陶各异,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据睡虎地秦简《行书律》记载:
“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
又载:
“
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行。
”
这些法令有利于(
)
A.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提高基层官员的文化素养
C.
推动国家邮驿系统技术革新
D.
保障丝绸之路的信息畅通
【答案】
A
【解析】由
“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
”
、
“
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
可得,秦朝通过严格的法令,保障政令传达的时效性,这使得中央政令能快速准确传达到地方,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A
项正确;材料强调传递效率与执行者的可靠性,未涉及提升官员文化素养,排除
B
项;材料围绕公文传递要求及人员选用,未涉及邮驿系统技术革新内容,排除
C
项;秦朝时丝绸之路尚未出现,且材料针对内部的文书传
递,非保障对外商贸的路线,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
据《魏晋南北朝官制考》整理的北周官员任职情况表(部分),这反映了(
)
官员姓名
民族
官职
主要政治举措
宇文泰
鲜卑
太师、大冢宰
推行府兵制,融合鲜卑八部与汉族六军
苏绰
汉族
大行台度
【历史】2025届江西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