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考历史对标考点: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主要由于
A.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
要求有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C.
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
D.
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
.
(一位考古学家说)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承认,在从形成期(约公元前
1000
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该考古学家旨在表明()
A.
西班牙人的入侵打破了美洲的文明隔绝状态
B.
美洲内部的诸文明之间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C.
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文明模式
D.
美洲文明与西方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3
.
2024
年
10
月
22
日,河北雄安新区重点打造
“
数字决策
+
无人农机
”
的无人农场示范场景,
“
鸿鹄
T7
0
”
电动智能拖拉机进行秋播作业,实施
5000
亩农田
“
耕、种、管、收
”
全链条环节无人化示范。这反映了
A.
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发展
B.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革新
C.
中国率先完成农业机械化
D.
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
4
.
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A.
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
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
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D.
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5
.
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A.
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
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
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D.
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6
.
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
300
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
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
2025年高考历史对标考点: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