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史前遗址中发现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石器,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具有特色的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丝线、麻布等。据此可推知(
)
A.
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
B.
私有制与阶级分化的出现
C.
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D.
区域间文化交流较为频繁
【答案】
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的中国。据本题材料
“
象征财富的玉器
”
,说明有了私有财产,人们对财富的占有出现了差异;
“
象征神权的玉琮
”
,暗示了当时可能存在掌握神权的特殊阶层,这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B
项正确;早期国家的形成有多个标志,如城市的出现、国家机构的设立、文字的产生等。遗址中发现的这些物品与此无关,排除
A
项;材料中明确提到的是石器,排除
C
项;材料中没有提供关于该遗址与其他区域文化交流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区域间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下表为《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具体事项行文时限表(部分),该表反映秦朝(
)
原文
行文事由
上报截止时间
出处
都官输大内,内受买(卖)之,尽七月而觱(毕)
处理国有金属器物
七月
《金布律》
雨为澍〈澍〉,及诱(秀)粟
……
尽八月之
庄稼生长情况
八月
《田律》
稻后禾孰(熟)
……
到十月牒书数
农作物产量收成
十月
《仓律》
A.
严刑峻法以维系统治
B.
重视行政管理的时效
C.
重农抑商以打击兼并
D.
以农为本的司法取向
【答案】
B
【解析】
【详解】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表格中列举了秦朝不同行政事项的上报截止时间(如七月、八月、十月),均出自《金布律》《田律》《仓律》等法律条文。这些条文明确规定了处理具体事务的时效要求,例如国有物资管理、农业生长情况及收成统计等,这种对不同事务设定具体时限的做法,反映了秦朝通过法律规范行政流程、强调时效性的特点,
B
项正确;表格内容并未涉及刑罚或法律严苛性,而是聚焦行政事务的时效性,排除
A
项;表格中虽有农业相关事项(如庄稼、产量),但未提及
“
抑商
”
或
“
打击兼并
”
的政策,排除
C
项;表格主要强调的是具体事务的时间规定,而非以司法手段优先保
【历史】202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试题 (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