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育才学校
2024-
2025
学
年
第二学期
高考
模拟试卷(二)
历
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江山市贺村镇
姜家遗址出土石器较多,有石
镞
、石凿、石锤、石斧、石刀及各种石器半成品:陶器有纺轮、陶盘、陶盏、陶钵等:还有
4
件玉器和
1
件耘田石器。根据遗址的灰坑、建筑遗迹、出土器物等特征,以及碳
14
测试,省考古所
确认贺村在
5000
年前左右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据此可推知,姜家遗址( )
A.
石器制作以打击为主
B.
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状况
C.
手工业取得长足进步
D.
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2
.
吕思勉先生说:
“
在大同之
世
,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
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
对这一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复古情绪在先秦已经形成一种普遍思潮
B.
孔子的仁和礼体现了对社会伦理的追求
C.
老子的无为体现对朴素人际关系的向往
D.
韩非的法治理论体现对和谐社会的赞美
3
.
春秋时期,孔子:
“
道老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商君书》中《赏刑》有记载
“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也
”
;汉武帝重用儒生,
怛
又实行
“
穷民犯法:酷吏击断
”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重视以德治国理念
B.
法治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C.
注重礼乐教化功能
D.
在治国策略中德法并用
4
.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
铎
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谱曲,并演唱给周天子听。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
品,和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一起,构成了今日的《诗经》。据此可知,《诗经》( )
A.
现实主义色彩浓厚
B.
主要记录民间歌谣
C.
体现了民本思想
D.
反映了周代矛盾尖锐
5
.
盛
泽成为
市后,
“
镇上居民稠广,俱以蚕桑为业
……
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百余家
”
,四方商贾来收买的
“
蜂攒蚁集,挨挤不开
”
。据樊树志统计,与盛泽镇相似的市镇,在正德年间有
14
个,乾隆时期增加到了
26
个。这表明,明清时期( )
A.
经济重心转移速度明显加快
B.
城市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
C.
市镇经济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民
间商人群体已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6
.
朱庆葆指出,
“
太平天国运动的悲剧就
‘
悲
’
在太平天国代表的是小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