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创新中学协作校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独具特色,
“
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
。物质、制度和生活在中华文化框架中之所以熠熠生辉、精彩不断,主要得益于自然、气韵、中和三方面特征。
中华文化尊重自然之美,以无斧凿痕为高,以返璞归真为旨。老子以素朴自然为美,庄子以逍遥游追求个体自由,孔子亦赞叹曾皙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的自然生活情趣。中国园林中讲究
“
巧于因借
”
,其中
“
因
”
指的便是尊重和顺应园址的天然基础,
“
借
”
指的是将园外景观引入园内,以至内外和谐。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因地借景,皆得自然之妙。中国的礼乐文明亦参照自然节律,效法天地四时,譬如《周礼》之六官、隋唐之六部,便分别对应天、地、春、夏、秋、冬的天地乾坤之美。
南齐谢赫提出的
“
气韵生动
”
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意味着要表现活泼的精神和有节奏的韵律。中国书法中,点画的提顿转折,线条的浓淡刚柔,字形的大小偃仰,字与字、行与行以及布局上的顾盼有情,皆表现出一种节奏感与动态美。中国山水画不滞于写真着相,而以笔墨线条之浓淡虚实,表现活泼的生命,是故深山飞瀑、苍松古木等,皆具生气。又如泉州南音既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长撩曲,又有一唱三叹的叠拍声,起伏有致,婀娜婉转。李清照的《声声慢》以
7
对叠字,以及
41
个齿头音、
16
个舌头音两种音调互相交错,基调幽咽,与内心的情绪相衬相应。再如中国建筑的外檐斗拱,挑出向远处延伸,如飞鸟展翅,有着轻盈灵动之美。
“
中
”
是中国之美的核心,而
“
和
”
构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化中的各个方面。天象中北辰为天上之中,引导日月星的运行,一同构成周天之美。在色彩中,敦煌石窟中的佛教壁画以蓝色、绿色、土红色为主,虽深浅、亮度不一,却互相关联协调,呈现出和谐之美。在审美思维上,中国美学注重整体之间的关联。林逋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体现出的便是梅花与水、月关联在一起的意境之美。
(摘编自李飞跃、隋胜男《寻索中华文化之美》)
材料二:
中国传统建筑多采用对称式布局,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建筑相互对称,形成规整、有序的空间形态。这种布
【语文】海南省创新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