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
分。
1
.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以高山大川、江河湖海为标识,以河川贡道为联结,划分了“九州”,又描绘了一套以王为中心、由近及远、渐次而成的“五服”体系。举行涂山会盟,“执玉帛者万国”。这说明大禹治水( )
A.
结束了邦国林立的时代
B.
打破了部落联盟的布局
C.
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D.
促使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2
.
秦王嬴政时,除基本的户籍登记以外,还有其他登记。如秦王嬴政十六年(前
231
年)令男子申报年龄,叫作“书年”。据云梦秦简推定,男子年十五要登记以给公家徭役,叫作“傅籍”。始皇三十一年(前
216
年)“使黔首自实田”,土地应当载入“田籍”。这种户籍管理制度( )
A.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
符合国家征发赋役的需求
C.
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利于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
3
.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
581
年到
12
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B.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C.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D.
相权不断遭到削弱
4
.
北京在宋朝时被视为“夷狄之域”,元朝时称为“天下之中”,明人认为北京居于《禹贡》九州北方,《明一统志》就删去了“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这一句,而清初以后各种公私文献多将该句补回。这一变化缘于( )
A.
传统礼制的影响
B.
农牧分界线北移
C.
民族交融的发展
D.
王朝疆域的变迁
5
.
买办是中国近代兴起的一批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他们依附于洋行而存在。据统计,晚清买办中,广东籍买办有
146
人,但在广东任职的仅
36
人。上海籍买办仅有
5
人,在上海任职的买办却有
148
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经济区域性分工逐渐成熟
B.
列强侵略引发经济格局变动
C.
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
D.
沿海地区的半殖民地化加深
6
.
20
世纪
20
年代,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其中“社会主义成为公认的、最时髦的新思潮”。同期的西方,翻译和传播中国儒、墨、道各家经典的社团纷纷涌现,《道德经》和《南华经》广为畅销,出现了“中国文化热”。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对西方近代文明的重新审视
B.
战后国际格局提供的稳定环境
C.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国际影响
D.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自然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