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选中学、泉州九中、侨光中学
2023春季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
剽
掠( piāo)
哂
之(xī) 舞
雩
(yú)
喟
然(
ku
ì)
B.觳
觫
(
sh
ù)
便
嬖
(biàn) 鼎
铛
(
ch
ēnɡ)
庠
序(yánɡ)
C.
庖
厨(páo) 肯
綮
(qìn)
怵
然(
sh
ù) 大
郤
(xì)
D.章
甫
(fǔ)
褊
小(biǎn)
戮
力(lù)
铿
尔(kē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距关,毋内诸侯 B.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C.振之以威怒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楚人一炬,
可怜
焦土 B.以其
无礼
于晋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D.沛公居
山东
时
4.
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①牛何
之
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③构怨于诸侯 ④未之有也
⑤董之以严刑 ⑥终必不蒙见察 ⑦
敢以烦执事
⑧天下可运于掌
⑨若属皆且为所虏 ⑩若
舍郑以为
东道主 ⑪戍卒叫,函谷举
A. ①④/②⑥⑩/③⑧/⑤⑦/⑨⑪ B. ①④/②/③⑤⑧/⑥⑨⑪/⑦⑩
C. ①②/④/③⑤⑧/⑥⑪/⑦⑩/⑨ D. ①②④⑦/③⑤⑧/⑥⑪/⑨⑩
5.
下列词类活用分类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①足之所
履
②简
能
而任之③
谨
庠
序之教④是以君子
远
庖厨也⑤晋
军
函陵
⑥
危
士臣⑦
貌
恭而
不
心服⑧必
固
其根本⑨共其
乏困
⑩邻之
厚
,君之薄也
⑪项伯乃
夜
驰之沛公军
A. ①⑤/②⑨/③④⑩/⑥/⑦⑪/⑧
B.①⑤/②⑨⑩/③④/⑥⑧/⑦⑪
C. ①⑤/②③⑨/④⑩/⑥⑧/⑦⑪
D.①⑤/②⑨/③④⑩/⑥⑧/⑦⑪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
名六家属
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夺,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
自已
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
与浊俗同流合污
,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
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
不
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
清修隐者
。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教、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
而
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
研
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史、儒将等称谓,
皆寓道德
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
敛
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
归真返璞
,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
皆寓不同
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
则
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
的融合
,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
各国思想
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
福建省泉州市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