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历史试卷

【历史】2025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格式: DOCX   16页   下载:2   时间:2025-07-04   浏览:4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历史】2025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历史】2025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5 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 5 月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乐记 · 乐本》云: “ 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 知乐则几于礼矣。 ” 《左传》中多次提到 “ 无礼不乐 ”“ 器以藏礼 ” 。这表明( ) A. 中华音乐文明源于先民日常劳作 B. 先秦时期音乐为特权阶层所专有 C. 音乐产生之初主要用于休闲娱乐 D. 礼乐结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答案】 D 【解析】题干中《乐记 · 乐本》强调 “ 知乐则几于礼 ” ,《左传》提出 “ 无礼不乐 ”“ 器以藏礼 ” ,均将 “ 礼 ” 与 “ 乐 ” 紧密结合,认为音乐需符合礼的规范,礼通过音乐和器物体现。这反映出礼乐结合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标识, D 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音乐文明与先民日常劳作的关系,没有相关依据,排除 A 项; “ 唯君子为能知乐 ” 等表述只能说明君子在知乐方面的独特性,但不能就此判定先秦时期音乐为特权阶层所专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音乐与礼的关联,未涉及音乐产生之初用于休闲娱乐的内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乌程汉简(出土于浙江省湖州市)与玉门花海汉简(出土于甘肃省玉门市)都载有 “ 卖布跳 ” 信息,史学家认为 “ 跳 ” 应作 “ 疏 ” ,是指分条记录卖布的明细。前者有 “ 两端六百 ”“ 凡为钱八千八百六十 ” 等,后者曾记录 “ 买布三尺五寸,直一石四斗 ” 等。据此可知汉代( ) ① 交易方式具有不规范性 ② 货币使用存在区域差异 ③ 实物货币仍占重要地位 ④ 江南经济水平高于西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 “ 前者有 ‘ 两端六百 ’‘ 凡为钱八千八百六十 ’ 等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程汉简记载汉代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是货币以 “ 钱 ” 为单位,直接使用货币结算,而玉门花海汉简代表汉代西北地区的经济状况,其货币使用主要以 “ 石 ” 衡量布的价值,体现出实物货币(粮食)与布
【历史】2025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