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重庆市普通高中高考历史二诊试卷(选择性)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
分。
1
.
战国中后期,在建构新型国家体制的过程中,关东六国与秦国存在较大的差异。
“
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
”
,秦国则重用公孙鞅、张仪、范雎、李斯等
“
客卿
”
。这一差异在本质上反映出( )
A.
国家实力的强弱
B.
社会转型的程度
C.
攻守形势的差异
D.
儒法思想的竞争
2
.
陈寿作《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后世评论
“
(陈)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
”
:东晋史家习凿齿撰《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曹魏则为篡逆,后世认为习氏是
“
为偏安者争正统
”
。这揭示出( )
A.
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B.
惩恶扬善的修史传统
C.
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
D.
史家撰述服务政治需要
3
.
隋朝始设义仓,仓粮主要来自百姓捐助:唐代延续,
“
岁不登,则以赈民;或贷为种,至秋而偿
”
。至玄宗天宝年间,命将义仓粮和正租一样输入京城;唐宪宗时重建义仓,
“
天下州府,每年所税地子数内,宜十分取二分,均充常平仓及
义仓
”
。义仓的发展变化表明( )
A.
义仓的民间救荒功能弱化
B.
粮食仓储体系得到完善
C.
义仓保障了粮食价格稳定
D.
民间救助成为救济主流
4
.
以下是部分宋代家训摘录
“
随赀(资)产之多寡,制用度之丰俭。合用万钱者用万钱,不谓之侈,合用百钱者用百钱,不谓之吝,
”
陆九韶《居家制用篇》
“
士为四民之首,(治生)尤当砥砺表率,
……
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
!
”
叶梦得《治生家训要略》
“
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囿、商贾
……
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
”
袁采《袁氏世范》
作为历史文献,可以佐证宋代( )
A.
政局动荡影响家庭教育
B.
宗族伦理秩序不受重视
C.
商品经济冲击社会观念
D.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5
.
明代思想家吕坤(
1536-1618
)认为,
“
世间万物各有所欲,其欲亦是天理人情。
”
他还进一步提出,
“
庙堂之上言理,则天子不得以势相夺
”
,
“
理者,圣人之权也。帝王无圣人之理,则其权有时而屈
”
。吕坤的主张( )
A.
服务于君主专制的现实需要
B.
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理欲观
C.
初步提出了天赋人权的观念
D.
具有鲜明的思想启蒙色彩
6
.
据学者考证,武陵山民族地区在清朝中期数十年间人口增长极快。湘西永顺县雍正十二年(
1734
)客民数量
5226
人,到乾隆二十五年(
1760
)达
46123
人,增长
7.8
倍:
1736
年新设立的
2025年重庆市普通高中高考历史二诊试卷(选择性)-普通用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