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
70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很早就发现,把金鸡纳树的树皮磨成粉末冲水喝,就可以治疗疟疾。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高原,
19
世纪中期,英国学者把金鸡纳树引种到了印度尼西亚。但是金鸡纳树只适合生长在海拔
800
~
3000
米的山地,这导致天然原料非常稀缺。
1820
年,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从金鸡纳树皮里提炼出了奎宁,这才真正找到金鸡纳树治疗疟疾的奥秘。在此后的一百年间,奎宁一直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这一成果也为后来人工合成奎宁打下了基础。
“
二战
”
爆发后,世界陷入战乱,天然奎宁更加供不应求,而频繁的野外作战,加剧了疟疾的肆虐。
1944
年
4
月
10
日,有机化学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人工合成奎宁的实验成功。这条消息大大鼓舞了士气,帮助在疟疾肆虐中作战的士兵摆脱了心理阴影。但是伍德沃德却在此后的
60
多年间一直饱受质疑,因为许多人重复他的实验步骤,却怎么也成功不了。合成奎宁失败的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实验室太干净。后来的人用的都是新鲜铝粉,而要想成功合成奎宁,则需要让新鲜铝粉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充分氧化。直到
2008
年,美国的罗伯特·威廉斯和亚伦·史密斯按照伍德沃德的方法,完全还原当时的实验条件,才在实验室中合成了奎宁。
由于合成技术过于复杂,人工奎宁并没有完全取代天然奎宁。但人们在探索合成奎宁中用到的方法和理论,促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伍德沃德后来合成了更多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誉为
“
现代合成化学之父
”
,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奎宁有很多毒副作用,当疟疾对奎宁产生耐药性后,奎宁副作用多的缺点就更加凸显,它逐渐被氯喹替代。氯喹的副作用相对少见,但由于它的作用机制和奎宁相似,疟疾对它也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耐氯喹的疟疾开始横行全球,人类急需新的良药。
(摘编自张文宏《张文宏说传染》)
材料二:
1967
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项目以启动日期
5
月
23
日定为
“
523
任务
”
。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
1969
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组建了以屠呦呦为组长的抗疟药科研组。
屠呦呦科研组在
1969
年
5
月至
1970
年
8
月期间以鼠疟动物为模型对
200
多种方药(包括胡椒、辣椒、锑制剂、黄花
【语文】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