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历史试卷

【历史】2025届天津市九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天津市 格式: DOCX   15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4   浏览:5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历史】2025届天津市九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历史】2025届天津市九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5 届天津市九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 I 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项选择题 Ⅰ : 1~13 题,每题 3 分,共 39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商周时期,王室册封边远部落首领时存在 “ 某人 ”“ 某生 ”“ 君某 ” 的称谓习惯。战国晚期,秦国开始使用原本尊称诸侯的 “ 君长 ”“ 君公 ” 等称谓来指代周边的蛮夷首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秦国加强中央集权体制 B.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 华夏认同观念不断深化 D. 统治者强化政权合法性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原本较为随意的称呼到用诸侯称呼来指代周边蛮夷首领,说明秦国把周边蛮夷也纳入到华夏体系认知范围内,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深化, C 项正确;商周至战国晚期,还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秦国这一称呼变化与加强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排除 A 项;题干仅提及对周边蛮夷首领称呼的变化,未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排除 B 项;题干中称呼的变化主要反映的是对周边群体认知的变化,而非统治者强化政权合法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西汉时期,重要的交通建设规划一般由中央决策,并对成本进行核计。汉武帝在对西南地区进行交通开发的过程中,关注 “ 蜀长老 ”“ 巴蜀之民 ” 的民意。这一现象反映出西汉( ) A. 民本思想的确立 B. 政府决策的务实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民族交融的深化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央在交通建设中既坚持集权主导,又灵活吸纳地方民意,避免因强制推行政策引发矛盾,体现了决策从实际出发、注重效果的务实性, B 项正确;民本思想强调 “ 以民为本 ”“ 民为邦本 ” ,西汉初期 “ 休养生息 ” 政策已体现一定民本倾向,但材料中汉武帝关注民意的核心目的是保障政策落地,而非以民本为指导思想,排除 A 项;材料重点在于决策过程的灵活性,而非集权程度的提升,排除 C 项;西南
【历史】2025届天津市九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