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市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以明清紫禁城为主的故宫古建筑群,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拥有千余座明清木结构建筑。丰富的建筑门类、齐全的建筑形制,使得紫禁城成为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一脉相承的营建思想,
①
。紫禁城不但与安徽凤阳明中都、南京明故宫遗址的两座宫殿有着直接的沿袭关系,更可由此一直追溯至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晚期宫城以降的历代都城、宫殿的规划设计形制,追溯至《周礼》《吕氏春秋》等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
“
辨方正位
”“
择中立宫
”“
左祖右社
”“
面朝后市
”
等一系列都城、宫殿营建的悠久传统。经过元明清三代的规划建设,北京城形成了以紫禁城为中心,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道城墙环环相套的形制,端正严整,对称均齐;纵贯南北的北京城中轴线更是长达
7
.
8
公里(一公里等于一千米),气势如虹。紫禁城在重重城墙和南北中轴线的烘托之下,显示出
“
天下之中
”
的恢宏气魄。在紫禁城内的考古发掘证明,元明清三代的宫殿建筑存在着叠压关系。以上营建传统,与中国农业文明起源之际通过
“
观象授时
”
而获得的宇宙观、时空观等重要知识与思想体系一脉相承。
《中庸》有云: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经过长期的发展积淀,
“
致中和
”
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美学及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主导精神之一。紫禁城建筑群整体布局对称均衡,秩序井然,充分体现出对
“
和谐
”“
中和
”
等文化理念的追求。无论是以
“
保合太和
”“
致中和
”
为主题而命名的外朝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还是崇尚乾坤交泰、万物和谐并育的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
守中致和
”
的中和之道都是其中蕴含的最高追求。除此之外,紫禁城中尚有永和宫、体和殿、颐和轩、蹈和门等诸多名称中带有
“
和
”
字的殿宇门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处处体现出追求
“
和
”
的文化内涵。
②
,南北融合的建筑新风。紫禁城一方面是继承前代传统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南北方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创新之作。在明永乐年间始建宫城的过程中,便有大量南方工匠参与其中,典型者有以蒯祥为代表的苏州
“
香山帮
”
匠师,相关工艺
【语文】广西桂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