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优质高中联盟高一
3
月联考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
35
分
)
(一)现代文阅读
Ⅰ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
材料一: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自
2000
年开始发展老龄事业,继而形成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发展并重的格局。
2024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该意见的发布表明,发展银发经济已在事实上被纳入国家战略安排。银发经济不只具有养老保障事业的属性,而且是经济领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抓手,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人口老龄化既具有与世界同步的一些共性特征,也表现出与国家发展进程相关的独特性,后者决定了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将面临的情境和挑战。
老年人口规模庞大且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与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效应相叠加,导致家庭规模日趋缩小,但居家养老依然为主流养老模式。快速扩大的老龄人口规模和居家养老的主流需求将是我国银发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这意味着
“
家门口养老
”
的相关配套将成为养老消费市场的重要部分,而
“
上门养老服务
”
或成为新经济业态。在少子化、老龄化的趋势下,银发经济需要统筹不同的社会系统,推进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壮大,为家庭各方成员提供整体性服务。
我国老龄人口具有高度异质性,代际差异显著,核心需求层次多、多样性强。当前,我国老年群体按其出生年代的不同大致有
40
年的年龄跨度,其成长经历交叠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的不同阶段,因而在教育文化程度、财富积累等个体特征以及消费习惯、需求偏好等行为特征方面均形成了高度的异质性。面对如此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差异性需求,目前银发经济的供给体系尚不完善,大部分健康养老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适老化也并不充分,在研发和应用丰富度上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了发掘银发经济中蕴含的巨大潜能,需要抓住老龄化相关需求不断变化的特性。
我国在
“
未富先老
”
的情况下快速步入老龄化,叠加人口流动的影响,使得老龄化在空间格局上具有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从城乡视角来看,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流动并在步入老年后向农村回流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表现出
“
城乡倒置
”
现象。从地域视角来看,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接下来依次为中部、东部、西部。在省级层面,结合人均
GDP
与老龄人口占比两个指标可见,各地的经济
湖北省荆楚优质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