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1.1
函数的概念
》
教学设计
第
1
课时
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
A
版(
2019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第一节《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一课时)。以下是本节两个课时的安排: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内容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概念的应用
所在位置
教材第
60
页
教材第
64
页
新教材
内容分析
函数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和规律的最为基本的
数学语言和工具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区间的概念,通过同一函数的
概念
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
核心素养
培养
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不仅把函数理解为刻画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语言和工具,也把函数理解为实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培养
数学抽象
的核心素养
.
借助第一课时的理论依据得到同一函数的概念,通过例子让学生掌握函数定义域,函数值的求法,强化学生的
数学运算、数学抽象
的核心素养
.
教学主线
函数的概念
.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初中函数的概念把函数看成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这个观点,有些函数很难进行深入研究。例如
,
对于这个函数,如果用变量观点来解释,会显得特别勉强。但用高中集合、对应的观点来解释就十分自然。但是有具体的实例归纳出函数的概念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也是一个挑战。
1
、学生能通过观察、辨析具体实例的共同属性,逐步抽象出用集合的语言刻画的函数的概念;
2
、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要素;
3
、学生能求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及具体的函数值;
4
、通过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函数概念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
建立“对应关系说”观点下用集合语言表述的函数概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难点:
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函数要素,并由此抽象出函数概念;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
。
(一)新知导入
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城北面的一个名字叫奇迹广场上。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有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比萨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的罗马式建筑风格。
1987
年
12
月,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3.1.1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 【新教材精创】 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同步备课 (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一册)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