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
历史四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20
分。
1
.
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通过以下化石,我们能了解到北京人的( )
A.
生产工具
B.
生活环境
C.
体貌特征
D.
用火状况
2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该时期各学术流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
①
道家
——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②
法家
——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③
儒家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④
墨家
——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上述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适应统治者争霸需要
B.
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精神
C.
追求理想的政治秩序
D.
传承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
3
.
如图为从敦煌悬泉置(邮
驿
)遗址采集到的大蒜标本。据王逸《正部》中记载:
“
张骞使还,始得大蒜、
首着
”
。据此可知汉代( )
A.
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
B.
中央对西域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控制
C.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物种交流
D.
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
4
.
隋唐时期的草市主要出现在城郊的交通
要道。唐诗中不乏对草市的记载,诗曰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或
“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
。草市的发展,反映出了此时(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海外贸易的繁荣
C.
诗人都向往经商
D.
城市商业的萧条
5
.
宋元时期政府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经市
舶
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
舶
司颁发的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由此可知宋元时期( )
A.
政府重视规范海外贸易
B.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C.
外国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D.
政府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6
.
戚继光说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郑成功写下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两者的最大共性在于( )
A.
抵制日寇袭扰
B.
维护国家权益
C.
批判闭关政策
D.
增进民族交流
7
.
明清时期涌现出众多取材于稗史或传说的戏曲或小说。它们往往宣扬天人感应、忠孝仁义,且情节曲折、雅俗共赏,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这些作品( )
A.
否定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巨变
C.
适应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D.
体现了社会风气的开放
8
.
1874
年清政府针对日本提出的
“
台
湾番地无主论
”
,以《台湾府志》为本,强调
“
台湾番地有主
”
,同时改行
“
实效管辖领有论
”
,积极开山抚番、
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历史四模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