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奇偶性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1
、
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
难点
).
2
、
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了解奇偶性与函数图象对称性之间的关系
(
重点
).
3
、
会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简单问题
(
重点
).
1
、
数学抽象
2
、数学
运算
3
、直观想象
【自主学习】
1
、
函数的奇偶性
奇偶性
定义
图象特点
偶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
,都有
,那么函数
f
(
x
)
是偶函数
关于
对称
奇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
,都有
,那么函数
f
(
x
)
是奇函数
关于
对称
注意:
(
1
)
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必有
f
(0)
=
.
(
2
)
若奇函数
f
(
x
)
在
[
a
,
b
]
上是增函数,且有最大值
M
,则
f
(
x
)
在
[
-
b
,-
a
]
上是
函数,且有
-
M
.
(
3
)
若偶函数
f
(
x
)
在
(
-
∞
,
0)
上是减函数,则有
f
(
x
)
在
(0
,+
∞)
上是增函数.
2
、
奇偶性与单调性
一般地,若函数
f
(
x
)
为奇函数,则
f
(
x
)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
[
a
,
b
]
和
[
-
b
,-
a
]
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若函数
f
(
x
)
为偶函数,则
f
(
x
)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
[
a
,
b
]
和
[
-
b
,-
a
]
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3
、
奇偶性的推广
一般地,对于定义域内任意
x
,
(1)
若
f
(
a
-
x
)
=
2
b
-
f
(
a
+
x
)
,则
f
(
x
)
的图象关于点
(
a
,
b
)
对称
.
当
a
=
b
=
0
时,即为奇函数的定义.
(2)
若
f
(
a
-
x
)
=
f
(
a
+
x
)
,则
f
(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
a
对称,当
a
=
0
时,即为偶函数的定义.
【小试牛刀】
1
.判断
(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
对于函数
y
=
f
(
x
)
,若存在
x
,使
f
(
-
x
)
=-
f
(
x
)
,则函数
y
=
f
(
x
)
一定是奇函数
.(
)
(2)
不存在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
.(
)
(3)
若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不是奇函数,就是偶函数
.(
)
(
4
)
若存在
x
0
使
f
(1
-
x
0
)
=
f
(1
+
x
0
)
,则
f
(
x
)
关于直线
x
=
1
对称.
(×)
(
5
)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
x
,有
f
(1
-
x
)
=
f
(1
+
x
)
,则
y
=
f
(1
-
x
)
与
y
=
f
(1
+
x
)
关于直线
x
=
1
对称.
(×)
2
.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
A
.
y
=
|
x
|
B
.
y
=
3
-
x
C
.
y
=
D
.
y
=-
x
2
+
14
3
.若函数
y
=
f
(
x
)
,
x
∈[
-
2
3.2.2 奇偶性-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学案(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